语宙文学

道德经(三十六)> 古之善为道者

一木久道热线m38在线,古之善为道者,微妙玄达,深不可志①。夫唯不可志,故强②为之容③。曰:豫④呵,其若冬涉川;犹⑤呵,其若畏四邻;俨⑥呵,其若客⑦;涣⑧呵,其若凌⑨释;沌⑩呵,其若朴⑪;混⑫呵,其若浊⑬;旷呵,其若谷。 【注释】 ①志:标记、记载 ②强:勉强 ③容:形容、描述 ④豫:象属。比喻谨慎小心 ⑤犹:犹、猿类,性多疑。比喻踌躇疑惧 ⑥俨:矜持、庄重、恭敬 ⑦客:客人 ⑧涣:离散、散开 ⑨凌:冰 ⑩沌⑫混:混沌的状态 ⑪朴:未加工的木材,比喻质朴、淳朴 ⑬浊:不清晰、不明亮 【感悟】 <感悟源于作者本心,不含学术分析> 古来善于行道之人,玄妙通达,深远而不可描述,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:他谨慎小心,好像冬天踩水过河,如履薄冰;他警惕戒备,好像惧怕四邻(邻国);他恭敬矜持,好像赴宴做客;他心性洒脱,于纠结如冰释涣然;他混沌淳朴,好像没有经过加工木材;他豁达旷远,好像幽幽深谷。 老子用七个比喻来形容圣人至道的状态,既然是比喻,就不是真正的状态,因为真正的状态“深不可志”,我们只能勉强来描述。拿“犹呵,其若畏四邻”来说,圣人悟道并不是真正的畏惧四邻,而是“若”畏,这种警惕的状态看起来就像畏惧邻国一样。这与我们通常讲的“大智若愚”是同一般的道理。 读这一段让我想起当时看电影《叶问》时,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台词:没有怕老婆的男人,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。这种状态就是“若”。人的行为是由内而发,由心性决定,是真惧还是假怕,表面似乎极为相像,也难以分辨,然而实质确实截然相反的,我们不断学习修炼当然是为了接近假怕,而不是演绎真惧。 <上一篇          查看专题          下一篇>

相关推荐

道德经(三十六)> 古之善为道者
巨山寺 · 2638阅读
你敢喝,她就嫁,来一打
纳兰蕙若 · 5765阅读
奥修禅塔罗之“源头”
心足而爱瀛 · 1209阅读
文学课堂:诗歌和《诗经》的关系
诡语娜娜 · 1908阅读
道德经(六十二)> 企者不立
巨山寺 · 5107阅读
215、吾道不孤(《论语》子罕
白痴老猫 · 5780阅读
描写早晨天空的句子
互联网 · 5211阅读
论经典话语的永恒价值
墨色流年 · 2796阅读
在这社会混,心越来越硬
心足而爱瀛 · 1039阅读
金钱是试金石
徵汐 · 3899阅读
村上春树最完整经典语录
互联网 · 8127阅读
关于恋爱伤感的句子
互联网 · 6828阅读
【海棠社】第608社社课作业
诗词海棠 · 9400阅读
经典语录:智慧的火花与生活的哲理
岁月静好 · 2894阅读
智慧的火花:经典语录中的哲理与启示
静水深流 · 8909阅读
散译《老子》79 报怨以德
摆渡彼岸 · 9687阅读
名妓--严蕊
高丘上 · 8821阅读
新疆纪行:在禾木邂逅的云
海夜听风 · 3138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花开富贵 · 9736阅读
经典语录:时光沉淀的智慧与感悟
墨染流年 · 9066阅读
从二楼跳下的女孩(2)
小草_d5ad · 7340阅读
从茶楼上听来的故事
雁韧 · 5081阅读
【19、壬午夫妻】
陈派的思考空间 · 7067阅读
小说人物对话描写(一)
城外的阳光sun · 6794阅读
智慧的火花:经典语录的力量与影响
青石古道 · 8153阅读
《梦入南华》——开篇(连载)
残诗 · 5267阅读
两人分手后多年,在一个城市不期而遇。
互联网 · 8327阅读
哲理语句:智慧的火花照亮人生
墨言 · 587阅读
226、咬定青山(《论语》子罕
白痴老猫 · 231阅读
高考作文素材:爱情名言警句
互联网 · 8062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