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差被最讨厌的人欺负电影,学习朱永新老师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演讲:把难以触摸的“素养”,变成可以培养的“习惯” 从个体成长看,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保障。首先,习惯简化了生命活动程序,提高了生命的效率。其次,习惯强化了个性特征,彰显出鲜明品行。再次,习惯提升生命的质量,推动人的成长。 从教育历史看,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传统。孔子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如自然”。希望孩子从小养成“圣贤坯模”所应具有的良好习惯素养。 从教育改革看,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、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,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,具体为社会责任、国家认同、国际理解;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审美情趣;身心健康、学会学习、实践创新。 从世界趋势看,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。注重习惯养成,本身是教育进入以人为本阶段时的共同选择,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。 从社会环境看,良好习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。 从文明进程看,良好的习惯渐变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。 循序渐进法。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,都可能会对于改正习惯意志力不足,因此明白坏习惯的后果时,往往会痛下决心,可是大刀阔斧地做时,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,最后往往半途而废。如果采用循序渐进法,小步子不间断,通过不断积累战胜自我的成就感,最终彻底改变坏习惯。 厌恶疗法。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,把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,与不愉快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,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,以消退目标行为对患者的吸引力,使症状消退。 改变环境法。环境经常会影响我们新习惯的形成和坏习惯的改正,尤其是不良的环境会造成诱惑,成为坏习惯的温床。改掉坏习惯,养成好习惯,需要有抵制诱惑的心理准备,更换有利的环境,有助于我们远离诱惑,从而改变坏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