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宙文学

读史笔记|秦孝公用商鞅变法

md传媒视频在线观看沈芯语,(一) 孝公平画,公孙鞅、甘龙、杜挚三大夫御于君。虑世事之变,讨正法之本,求使民之道。 君曰:“代立不忘社稷,君之道也;错法务明主长,臣之行也。今吾欲变法以治,更礼以教百姓,恐天下之议我也。” 公孙鞅曰:“臣闻之:‘疑行无成,疑事无功。‘君亟定变法之虑,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。且夫有高人之行者,固见负于世;有独知之虑者,必见骜于民。语曰:’愚者暗于成事,知者见于未萌。民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。郭偃之法曰:‘论至德者不和于俗,成大功者不谋于众。’法者所以爱民也,礼者所以便事也。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,不法其故;苟可以利民,不循其礼。” 孝公曰:“善!” 甘龙曰:“不然。臣闻之:‘圣人不易民而教,知者不变法而治。’因民而教者,不劳而功成;据法而治者,吏习而民安。今若变法,不循秦国之故,更礼以教民,臣恐天下之议君,愿孰察之。” 公孙鞅曰:“子之所言,世俗之言也。夫常人安于故习,学者溺于所闻。此两者,所以居官而守法,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。三代不同礼而王,五霸不同法而霸。故知者作法,而愚者制焉;贤者更礼,而不肖者拘焉。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,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。君无疑矣。” 杜挚曰:“臣闻之:‘利不百,不变法;功不十,不易器’。臣闻:‘法古无过,循礼无邪。君其图之!’” 公孙鞅曰:“前世不同教,何古之法?帝王不相复,何礼之循?伏羲、神农,教而不诛;黄帝、尧、舜,诛而不怒;及至文、武,各当时而立法,因事而制礼。礼、法以时而定;制、令各顺其宜;兵甲器备,各便其用。臣故曰: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必法古。汤、武之王也,不脩古而兴;殷、夏之灭也,不易礼而亡。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,循礼者未足多是也。君无疑矣。” 孝公曰:“善!吾闻穷巷多怪,曲学多辩。愚者之笑,智者哀焉;狂夫之乐,贤者丧焉。拘世以议,寡人不之疑矣。” 于是遂出垦草令。 (《商君书·更法》) (二) 孝公既用卫鞅,欲变法,恐天下议己。 卫鞅曰:“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。且夫有高人之行者,固见非于世;有独知之虑者,必见敖于民。愚者闇于成事,知者见于未萌。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。论至德者不和于俗,成大功者不谋于众。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,不法其故;苟可以利民,不循其礼。” 孝公曰:“善。” 甘龙曰:“不然。圣人不易民而教,知者不变法而治。因民而教,不劳而成功;缘法而治者,吏习而民安之。” 卫鞅曰:“龙之所言,世俗之言也。常人安於故俗,学者溺於所闻。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。三代不同礼而王,五伯不同法而霸。智者作法,愚者制焉;贤者更礼,不肖者拘焉。” 杜挚曰:“利不百,不变法;功不十,不易器。法古无过,循礼无邪。” 卫鞅曰:“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法古。故汤武不循古而王,夏殷不易礼而亡。反古者不可非,而循礼者不足多。” 孝公曰:“善。” 以卫鞅为左庶长,卒定变法之令。 (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)

相关推荐

读史笔记|秦孝公用商鞅变法
龙门村夫 · 6934阅读
微信搭讪技巧
互联网 · 6240阅读
一封无字信(小小说)~文作/王金波
难得糊涂金波 · 8746阅读
悬疑故事:无常(下)
诡语娜娜 · 9611阅读
乘风破浪的姐姐
徵汐 · 7035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墨韵飘香 · 7542阅读
翠绿的山葡萄藤
焦小桥 · 7425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墨香四溢 · 4035阅读
随笔:菜市场里看世事
诡语娜娜 · 4831阅读
孔子弟子传027|申枨子周
龙门村夫 · 7397阅读
老刘心语(435):不争
河北南和刘志玉 · 6378阅读
换一种思路又何妨
雁韧 · 3964阅读
文海撷浪(之八十八)
武商路漫漫 · 9003阅读
妈妈的老同学
紫蓦Lin · 3235阅读
智慧的旅程:探索哲理的深邃与生活的真谛
落笔成风 · 7924阅读
可贞教育|刑不上大夫;礼不下庶人!
李金平 · 3173阅读
悬疑故事:无常(下)
诡语娜娜 · 6408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清风拂面 · 3337阅读
【物己两忘】
陈派的思考空间 · 9157阅读
2020年信用卡七个大坑,你最好绕着走!
阿森啦 · 2057阅读
一句话搞笑语录:锻炼肌肉 防止挨揍
互联网 · 2959阅读
奥修禅塔罗之冒险(彩虹之小兵)
心足而爱瀛 · 7233阅读
如何用笑声征服世界
落笔成风 · 9229阅读
独阴不长 孤阳不生
禅园听雪 · 724阅读
蒋兴哥重会珍珠衫(十六)
十日十月Freddie · 179阅读
智慧的火花:经典语录的力量与影响
梦回大唐 · 3719阅读
文学课堂:小说结构的技巧(上)
诡语娜娜 · 8794阅读
智慧的回声:探索哲理语句的深邃与永恒
紫陌红尘 · 7569阅读
智慧之语:探索哲理语句的深邃世界
林默然 · 6002阅读
读经典方知我浅薄
红梅_c8da · 264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