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宙文学

孔子弟子传014|宓氏子贱

国精产品黄片,宓(fú)子贱,姓宓名不齐,字子贱,鲁国人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说他“少孔子三十岁”,《孔子家语·七十二弟子解》说他“少孔子四十岁”,“仕为单父宰,有才智,仁爱,百姓不忍歁。孔子美之。” 《论语》里只记载了子贱一件事。 子谓子贱:“君子哉若人!鲁无君子者,斯焉取斯?” (《论语·公冶长》5·3) 若人,这个,此人。斯焉取斯:斯,此;第一个“斯”指子贱,第二个“斯”字指子贱的品德。 孔子评论子贱说:“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!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,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?” 孔子为什么说宓不齐(子贱)是个君子呢?《论语》里对宓不齐(子贱)记载得少,我们只能从其他记载里去了解他。 经查,宓不齐(子贱)曾任单父宰,当过县长。 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记载说: 子贱为单父宰,反命于孔子,曰:“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,教不齐所以治者。”孔子曰:“惜哉不齐所治者小,所治者大则庶几矣。” 宓不齐(子贱)做单父的县长时,曾向孔子报告:“这里有五个才能比我强的人,指导我如何治理单父。”孔子听后叹到:“可惜不齐治理的地方太小了,如果让他治理更大的地方,也许可以吧!” 这段记载,说明了两个问题:一是宓不齐(子贱)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才能,同时也清醒地识人,并把这些有才能的人招来,帮助他治理单父。这一点,尤其伟大。二是孔子肯定了宓不齐(子贱)的才能,认为应当去更大的地方当行政官。 这是孔子对宓不齐(子贱)的第一个认识。《孔子家语·子路初见》里还有一段记载。为充分理解其义,我们抄录原文如下: 孔子兄子有孔蔑者,与宓子贱偕仕。孔子往过孔篾而问之曰:“自汝之仕,何得何亡?”对曰:“未有所得,而所亡者三:王事若龙,学焉得习?是学不得明也;俸禄少,饘粥不及亲戚,是以骨肉益疏也;公事多急,不得吊死问疾,是朋友之道阙也。其所亡者三,即谓此也。”孔子不悦,过子贱,问如孔蔑。对曰:“自来仕者,无所亡,其有所得者三:始诵之,今得而行之,是学益明也;俸禄所供,被及亲戚,是骨肉益亲也;虽有公事,而兼以吊死问疾,是朋友笃也。”孔子喟然谓子贱曰:“君子哉若人!鲁无君子者,则子贱焉取此?” 孔蔑、宓不齐(子贱)两相对比,高下立见。 另外,《吕氏春秋》也有宓不齐(子贱)如何充分发挥其才能,当好单父县长的记载。为充分理解其义,我们仍然抄录原文: 宓子贱治亶父(即单父),恐鲁君之听谗人,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。将辞而行,请近吏二人于鲁君,与之俱至于亶父。邑吏皆朝,宓子贱令吏二人书。吏方将书,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。吏书之不善,则宓子贱为之怒。吏甚患之,辞而请归。宓子贱曰:“子之书甚不善,子勉归矣。”二吏归报于君,曰:“宓子不可为书。”君曰:“何故?”吏对曰:“宓子使臣书,而时掣摇臣之肘,书恶而有甚怒,吏皆笑宓子,此臣所以辞而去也。”鲁君太息而叹曰:“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。寡人之乱子,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,必数有之矣。微二人,寡人几过。”遂发所爱,而令之亶父,告宓子曰:“自今以来,亶父非寡人之有也,子之有也。有便于亶父者,子决为之矣。五岁而言其要。”宓子敬诺,乃得行其术于亶父。三年,巫马旗短褐衣弊裘,而往观化于亶父,见夜渔者,得而舍之。巫马旗问焉,曰:“渔为得也。今子得而舍之,何也?”对曰:“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。所舍者小鱼也。”巫马旗归,告孔子曰:“宓子之德至矣。使民暗行,若有严刑在旁。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?”孔子曰:“丘尝与之言曰:‘诚乎此者刑乎彼。’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。”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,鲁君后得之也。鲁君后得之者,宓子先有其备也。先有其备,岂遽必哉?此鲁君之贤也。三月婴儿,轩冕于前,弗知欲也,斧钺在后,费知恶也,慈母之爱谕焉,诚也。故诚有诚乃合于情,精有精乃通于天。通于天,水木石之性,皆可动也,又况于有血气者乎?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。听言哀者,不若见其哭也;听言怒者,不若见其斗也。说与治不诚,其动人心不神。” 另外,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记载说: 宓子贱治单父,弹鸣琴,身不下堂而单父治。巫马期以星出,以星入,日夜不居,以身亲之,而单父亦治。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。宓子曰:“我之谓为任人,子之谓任力。任力者故劳,任人者故逸。”宓子则君子矣,逸四肢,全耳目,平心气,而百官以治义矣,任其数而已矣。巫马期则不然,弊生事使精,劳手足,烦教诏,虽治犹未至也。 由上述几条记载来看,宓不齐(子贱)确实境界高、水平高: 一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。清醒的认识来源于自己的高水平和高境界。当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,是因为你比他站得高、看得远,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。当一个连圣人、伟人的书都没看,更不用说有他们的经历,而去全盘否定圣人、伟人的时候,不是无知,就是别有用心。 二是要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问题。持有“三亡”之识的人,必然水平低、境界低,是悲观主义者,这样的人大概没有什么出息。持有“三得”之识的人,能够充分认识、分析面临的问题,首先从思想上把不利转化为有利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理论指导实践,有什么样的认识水平就有什么样的事业。 三是领导者任用部下,应该充分信任,放手让他们去做,不要过多干涉。这里,可以采取道家的“无为”思想了。该放手即放手吧。

相关推荐

孔子弟子传014|宓氏子贱
龙门村夫 · 5923阅读
散译《老子》60 若烹小鲜
摆渡彼岸 · 5951阅读
泪痕未干,心已碎: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
雨夜孤影 · 2876阅读
岁月如诗,一切静好
好人家的孩子喵七 · 1416阅读
步月•云阁撕云
纳兰蕙若 · 3801阅读
6年存下30万,结局却是我拿青春换金钱!
逆流而上的毅哥 · 3289阅读
五绝 七首(19)
柏荣生 · 2146阅读
微诗Ⅱ中国共产党(四首)*文作/王金波
难得糊涂金波 · 1459阅读
可贞教育|金钱如粪土;信义值千金!
李金平 · 2234阅读
【十神六亲】
陈派的思考空间 · 1922阅读
感悟汉字造字玄机——滋生万物的“地”
教育参悟人 · 4334阅读
道德经(六十五)> 曲则全
巨山寺 · 4014阅读
智慧的火花:经典语录的力量
梦里花 · 5336阅读
小说人物对话描写(二)
城外的阳光sun · 5810阅读
水调歌头.万寿园
斌之志 · 2592阅读
孔子弟子传025|公西子华
龙门村夫 · 3202阅读
智慧的回声:探寻哲理语句的深邃
烟雨任平生 · 8875阅读
古风:恋殇之夕颜断情
诡语娜娜 · 5673阅读
经典语录:智慧的火花与生活的真谛
古道烟尘 · 7150阅读
论经典文学的永恒价值
琴心剑魄 · 5349阅读
【短篇小说】早春三月
邱士舰 · 1603阅读
春日暖阳下的约定
墨香四溢 · 6922阅读
从此我们两不相欠
洛怡雪 · 4379阅读
乡愁‖回到那些秋天
木禾_520 · 2942阅读
春风拂面,诗意盎然
月落乌啼 · 3159阅读
摘录|好想,温暖地抱一抱自己
黎漠 · 8280阅读
我读论语之后
郁蒸灬十八 · 6746阅读
道德经(二十四)> 戴营魄抱一
巨山寺 · 3544阅读
散译《老子》78 柔弱于水
摆渡彼岸 · 3049阅读
娜荷雅是啥?是苗苗!(一)
能断金刚晓敏 · 1440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