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宙文学

道德经研读第二章-美之为美

樱花三三区区四四区区,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 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较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 句1: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 注解:从两个角度解读,一、阴阳共存。美的意念产生,恶的意念也产生。认为某物为美,便会认为某物为恶。善恶亦同,认为某人为善,便会认为某人为恶。故而此后老子也说“大道废,有仁义”,道出有无相生之道;又说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,提出天地无所偏爱,万物无所高下。二、阴阳相生。美与恶、善与不善,仅仅是不同的标准。同样一物,此时此处为美,彼时彼处为恶。 句2: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较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 注解:从辩证法角度看待,有无、难易、长短、高下、音声、前后,只是事物的一体两面。他们即相辅相成,也时时变化;相互对立,又相互依赖。一阴一阳之谓道。 句3: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 注解:“无为”不是无所作为,而是依其本性,自然而为。春夏秋冬,自然运转,无所干涉,不加妄为,便是无为。“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四者不失时”,便是无为。 “不言”指不发号施令,不用政令。此处是针对统治者而说的。用到个人身上,理解成言语,私以为有何不可。孔夫子说“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”。天地尚不言,吾等凡夫亦有何言。 天地万物自然运转,造作大千世界。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已有,作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。造就婆娑世界而不自认有功。 “唯弗不居,是以不去”。功成弗居,则万物运转不止,四时不休。正如老子所言“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”。依老子所言,既然有无相生、美恶相依,那“无为”“有为”是否也如此?“弗居”“不去”是否也相依相生呢? 读罢本章,想聊聊阴阳共存、阴阳相生、无为与不言、弗居与不去这四点。 阴阳共存。万物皆有其互相对立的特性,相互对立而又共生。阴阳、天地、善恶、美丑、喜怒哀乐等。一方面来说,阴阳的存在是世界真实存在的映证。黑客帝国中第一代母体被设计成没有痛苦的完美世界,但人类无法适应,大批量死亡。没有痛苦、没有阴阳、没有平衡,从远古狩猎沿袭而来的基因会觉察出这只是一场梦境,而不是现实。另一方面,阴阳只是事务的存在形式,有阴便有阳,有上帝也有撒旦,有善便有恶。 阴阳相生。阴阳共存对应多种事物的存在形式,阴阳相生则对应同一事物的不同形态。阴阳相对,只是依据某一标准下的说明。正如何为善,何为恶。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,对于玛蒂尔达而言,莱昂是善;对于那些被杀之人的家人而言,莱昂又怎么样呢?唐以丰腴为美,今人不以为然,美丑也只是相互转化而已。日光之下,阴影所在;树枝迎向阳光,根须扎入黑暗。 无为与不言。无为即顺其自然,不加妄为;不言即不发政令,治大国若烹小鲜。不要拿现在的社会去解读老子的“不言”,要拿春秋的立场去解读。春秋之际,各国纷争,战争不断,君王政令不断,农民四时耕种的自然规律严重被影响。故老子提出“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。同时老子倡导“小国寡民”的政治形态,是小农经济下的乌托邦世界,对应到春秋就是,各国不相往来,没有战争,无所争夺;君王不施政令,遵守四时运转,让百姓休养生息,社会自行运转。放到今天社会,无为有为是相对共生的,亚当斯密主张“看不见的手”,凯恩斯主张强有力的手,两者各有市场。 弗居与不去。功成而弗居,是以不去;死而不亡者寿;夫唯不争,唯天下莫能与之争。老子以此阐述了“有为”“无为”的相辅相成,“不争”与“争”的相互依赖。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一切随缘,缘起缘灭,皆随性来。 ps.如果喜欢,欢迎关注本公众号;如果喜欢,欢迎论道;如果喜欢,欢迎在此公众号上发文。

相关推荐

道德经研读第二章-美之为美
笃静先生 · 8367阅读
悬疑惊悚:诡秘客房(10)
诡语娜娜 · 3246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岁月如歌 · 6928阅读
道德经(五十六)> 我愚人之心也
巨山寺 · 5282阅读
性文学系列之九:萨德
高丘上 · 5470阅读
读史笔记|乐者岂可与士齿
龙门村夫 · 1402阅读
可贞教育|大方无隅;大道无形!
李金平 · 3831阅读
各位简友看过来,五月会员福利活动!
许家大公子 · 6413阅读
扼制企业的次生危机,是最根本的自救
义薄云天R · 7909阅读
智慧的火花:经典语录的力量
梦里花 · 4380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静水深流 · 8752阅读
孔子弟子传013|澹台子羽
龙门村夫 · 1825阅读
《论语》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
茗茗做最好的自己 · 3279阅读
【44、丁未型格】
陈派的思考空间 · 244阅读
孔子弟子传020|高柴子羔
龙门村夫 · 3066阅读
春日游,李白醉笔舞
江山如画 · 1111阅读
笔友书简(20)
雁韧 · 4182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梦里花 · 3165阅读
道德经(六十三)> 自视者不彰
巨山寺 · 5797阅读
245、同志(《论语》乡党
白痴老猫 · 795阅读
经典语录:智慧的火花与情感的共鸣
琴心悠 · 8085阅读
读图应景诗二首——
枯叶萧瑟 · 1713阅读
【35、戊戌夫妻】
陈派的思考空间 · 3122阅读
七律.绿林秋色
斌之志 · 6065阅读
散译《老子》59 治人事天
摆渡彼岸 · 8886阅读
可贞教育|刑不上大夫;礼不下庶人!
李金平 · 7742阅读
此生何处不为家(1)【民间叙事】
雁韧 · 1133阅读
【44、丁未夫妻】
陈派的思考空间 · 8006阅读
笑料百出:生活中的幽默瞬间
梦回长安 · 136阅读
论经典之永恒价值
雪落无声 · 3465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