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宙文学

除夕与“守岁”

夜半无人免费观看中国版,一年最后一天的叫“岁除”,“岁除”的晚上叫“除夕”,“除夕”晚上不睡觉叫“守岁”。苏轼的《守岁》诗曰:“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。”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。这天晚上,合家焚香叩拜,然后对长者辞岁。接着是“围炉”,也就是吃丰盛的年夜饭。 一家人齐聚餐桌前,桌上摆滿菜肴,说笑逗乐,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,借此熬到天亮。这一习俗为除夕带来了热烈的气氛,同时为生活增加了浓浓的“年味”。 为了享受这种年味,远在他乡的游子,除非万不得已,再远、再忙也要起回家过这个团圆年。 年夜饭后,便是高燃蜡炬来守岁了。现在的习俗变成了全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。 在守岁时,儿孙、儿媳妇由其不能早睡,这是因为晚辈守岁可以为长辈们添富寿。据说熬的时间越久,长辈得富寿越长。这是晚辈表示孝心的一种方式。 除夕晚上,大家互赠礼物,预祝对方新的一年财运当头,讨个好彩头,这叫“馈岁”。在“馈岁”的同时,祭神祈福,互相沾点福气,这是所谓的“分岁”。 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。”人们不仅要告别旧的一年,迎接新的一年,同时,人们的年龄也要再长一岁,所以就有了“此夜守岁惜年华”的说法。 “除夕”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《风土记》中首先提到的。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,即小年夜,除夕为大除,即大年夜。另据《吕氏春秋·季冬记》中说,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,用击鼓的方法驱除“疫疠之鬼”,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“大傩”的仪式,击鼓驱除疫疠之鬼是“除夕”节令的习俗之一。 另外,在民间关于除夕的传说有很多,这些传说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征,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。

相关推荐

除夕与“守岁”
高丘上 · 2889阅读
性文学系列之十:《娜娜》
高丘上 · 7148阅读
永远的告别
烟雨江南 · 3818阅读
智慧的火花:哲学语句中的生活智慧
醉舞清风 · 751阅读
老刘心语(486):欢迎接龙
河北南和刘志玉 · 815阅读
永远的告别
风华墨韵 · 5055阅读
道德经(五十六)> 我愚人之心也
巨山寺 · 9653阅读
春日游,李白醉笔舞
清风拂面 · 3133阅读
老刘心语(441):成瘾
河北南和刘志玉 · 2803阅读
岁月之言:流年的思念,余生的眷恋
诡语娜娜 · 6294阅读
小故事,大哲理
武商路漫漫 · 1235阅读
【42、乙巳夫妻】
陈派的思考空间 · 5322阅读
永远的回声
墨香尘 · 5022阅读
心有阳光,无私无畏
义薄云天R · 8964阅读
那些写作的人们
雁韧 · 1893阅读
永远的离别
岁月如歌 · 3265阅读
一盘炒猪肝,二两黄酒,不一样的许三观
半里读书 · 5448阅读
红楼中的“闷骚”女--妙玉
高丘上 · 8066阅读
春日游,李白醉笔舞
墨海飘香 · 2499阅读
【十神六亲】
陈派的思考空间 · 5232阅读
【时光旅人】没有情人的情人节
徵汐 · 2372阅读
借雨抒情的句子
互联网 · 2844阅读
【文字之光】|来来来我们一起学填词
纳兰蕙若 · 1955阅读
牛二(二十)
城外的阳光sun · 741阅读
经典文学中的永恒智慧
云端诗人 · 252阅读
精选文章||《养成好习惯》
心存执念 · 6201阅读
[乡土]平凡人生曲折路(779)
林木成荫 · 1648阅读
同桌的你(4)
洛怡雪 · 2642阅读
爱情的力量与美好
风华笔韵 · 4160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烟雨江南 · 618阅读